当前位置: 首页> 教育传媒研究 >正文
如何打造大学生爱看的短视频?

——短视频助力提升高校网络育人能力对策调研分析

2025/01/15 16:39

吴化清? 赵文瑜? 叶鑫? 王凤栖? 蔡婧蓉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走访调研抖音、快手和 B 站三大平台,分析教育部直属高校和部省合建高校的 228 个短视频账号,深度访谈浙江大学、厦门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 10 所高校短视频运营工作人员,旨在深入探究大学生短视频观看偏好以及高校政务新媒体短视频网络育人实践,进而总结梳理高校短视频网络育人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并提出解决方案和实践路径。

【关键词】网络育人;短视频;高校;大学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滚球体育官网,滚球体育下载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滚球体育官网,滚球体育下载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提高网络育人能力,扎实做好互联网时代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截至 2023 年12 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到 10.53 亿人,占网民整体的 96.4%。网络短视频具有资源丰富、传播方式快捷、视觉体验好、互动性强等优势,已成为高校网络宣传和网络育人的重要阵地。本文通过实地走访、数据分析、案例征集、线上访谈等方式先后开展多次调研活动,详细了解目前网络短视频发展前沿趋势、高校政务新媒体短视频运营情况、大学生短视频使用偏好等,进一步探析短视频助力提升高校网络育人能力的对策路径,以期提供借鉴参考。

一、大学生在抖音、快手、B 站的短视频观看偏好分析

近年来,以抖音、快手、B 站为代表的视频平台经历快速扩张和爆发式增长,为“Z 世代”大学生群体提供了自主表达和呈现日常生活的新媒介,成为他们获取知识信息、开阔视野眼界、交流生活经验、增强社会交往和感知认识世界的新方式。经调研,大学生在这些平台的观看偏好特点如下。

(一)“无视频、不生活”,短视频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生沉浸式观看短视频,“不离手”“不抬头”成为常态。同时,短视频成为大学生表达自我、分享生活的重要载体。

1.大学生刷短视频日均时长超 1.5 小时,近半数人表示“有空余时间就看”

第三方报告数据显示,“Z 世代”月视频观看时长高达 48.9 小时,高于全网用户的 42.4 小时,其中“Z世代” “刷”得最多的移动视频是短视频,月人均使用 35.1 小时。中国青年网一项面向全国 11267 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超八成大学生经常刷短视频,近三成每天刷 2-5 小时。

2.拍短视频与刷短视频同频共振,视频化记录生活成为大学生日常习惯

“Z 世代”大学生群体更倾向于观看与自己生活紧密相关的内容,这些内容满足了他们对现实生活的认同和情感需求。同时,“Z 世代”大学生有着较强的主体意识、自我意识和参与意识,倾向于通过短视频来展示自我。据中国青年网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表示“自己制作过短视频”的占 42.83%。据抖音平台透露,使用抖音平台的在校大学生最喜欢发布短视频的地点前 5 名分别是:宿舍、食堂、操场、教室、校门,上述地点均是大学生日常高频活动区域,带有明显的区域化特点。

(二)“学无界、共此间”,泛知识类内容在短视频平台备受大学生欢迎

近年来,围绕科普知识、学习技巧、分享经验等方面的泛知识类短视频成为新的流量“风口”,备受大学生欢迎。

1.超八成 985、211 大学生是 B 站用户,该平台知识类内容较受欢迎

近些年来,泛知识类内容在 B 站迅猛增长。截至 2023 年 3 月,B 站泛知识内容占比 41%,过去一年有 2.43 亿用户在 B 站观看了知识类内容,是中国在校大学生人数的 5.5 倍。数据显示,B 站在 985、211 高校的渗透率超过了 80%,在所有大学里面的渗透率超过了 70%。2022 年入站的用户,以 00 后为主,他们在 B 站消费最多的内容不是休闲娱乐类,而是各类大学课程。

2. 泛知识类内容多元,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呈现显著的碎片化内容传播特性

《2024 快手泛知识数据报告》显示,截至 2023 年12 月,快手泛知识兴趣用户达 3.4 亿,用户播放量较高的是健康科普、曲艺表演和科学常识等视频类型,作品内容涵盖了健康、读书、科学与法律等多个方面。由中国科普研究所和抖音共同研制发布的《短视频平台共创知识传播新生态》中,以抖音平台为例,仅 2024年 1 月新生成的知识类短视频内容数量超过 3.37 亿个,比 2023 年 7 月增长了 30%,这些知识类短视频聚集了科学普及、卫生健康、个人理财、历史文化等。

虽然内容多元,但泛知识类内容碎片化倾向明显。抖音上,知识类内容被压缩至 15 秒至 1 分钟的短视频中,难以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快手平台“直播 + 短视频”的模式,使得知识呈现偏向于片段化,强调瞬间亮点而非全面阐述......(本文为文章截选,完整版请见《教育传媒研究》2025年第1期,本刊已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相关学术数据库)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滚球体育官网,滚球体育下载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