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系列电视节目《课本中的苏轼》为例
- A-
- A+
危颖
【内容摘要】情感调动在诵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沉浸式诵读方式有利于情感的调动和激发。本文以系列电视节目《课本中的苏轼》为例,论述了沉浸式经典诵读的形式,探究了沉浸式经典诵读的情感调动过程。
【关键词】《课本中的苏轼》;沉浸式;诵读;情感调动
滚球体育官网,滚球体育下载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课本中的苏轼》立足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对苏轼的诗词作品进行二次创作,用沉浸式的朗诵方式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和独特审美,让人们不仅感受到了朗诵的美,更感悟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更使得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代代相传。
《课本中的苏轼》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和中国教育电视台联合打造的一档系列电视诵读节目,共12 集,选取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统编语文教材中收录的苏轼的诗文作为诵读样本,苏轼的诗词文赋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嘉宾和主持人带领同学们探访诗词所描述的场景,并对苏轼作品进行分析讲解和朗诵点评以及互动问答等,让同学们沉浸式全方位地参与到经典作品的诵读过程中。
诵读是将文字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过程,即文字语言的音声化。通过声音的抑扬顿挫、音调的高低起伏变化展现声音的音乐之美,传递作者的思想感情,属于作品的二次创作过程。“作为一种将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造性活动,诵读是一种有声的阅读方式,更是艺术化的二度创作,它不仅仅意味着‘见字出声’,更要求情绪饱满、语言清晰、节奏分明、行腔自然,通过声音表达文字、传递情感、沟通思想。”经典诵读即代表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作品的诵读,我国的经典作品蕴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经典作品诵读,能让人更好地去触摸历史,去感知理解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正如《课本中的苏轼》节目所说:“用诵读来传递语言音韵之美,以诗词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
一、沉浸式经典诵读的形式
沉浸式诵读主要通过体验式、仪式化、互动式等形式,使朗诵者浸入经典诵读作品的“意境”中,创造诵读情境,激发情感和创作激情,在情景交融中进行诵读实践。
(一)体验式
通过体验和感受“身临其境”地置身在经典作品所描绘的相关场景中,这个场景或为大自然,或为专门打造的创作空间,或为朗诵者脑海中设想的场景空间,这个空间是立体的、多层次、多维度的。朗诵者调动触觉、视觉、听觉、味觉等多种感官亲身体验经典作品所描述的景色,直接感受情感、意境和境界,唤醒某种情感记忆,努力打通与经典作品作者的感受通道,创造一个共通的能量场,使作品所表达的情感真实再现,并通过有声语言去阐释作品的思想感情。
在《课本中的苏轼》第一集中,节目组走进了四川省眉山市三苏祠品读朗诵苏轼的诗词,三苏祠是苏洵、苏轼、苏辙的故居,主持人和嘉宾带领同学们行走在三苏祠,感受园内的每一株古树名木,每一处场景,感悟东坡印记,不断推进感官体验的丰富度。苏轼酷爱竹,曾说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三苏祠种植了很多竹子,大家在三苏祠的竹林中感受《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所描写的意象,在此情此景中朗诵:“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在三苏祠碑亭中,拥有“醉翁亭记”“丰乐亭记”“表忠观碑”和“罗池庙碑”四大名碑,嘉宾在《赤壁赋》碑文前给同学们讲解《赤壁赋》,增加同学们沉浸式的体验。
(二)仪式化
有关仪式的研究出现在人类学、社会学等不同的学科中。“仪式既不是物质范畴的事物,也不是存在于人脑中的观念,而是付诸于实践的一种行为,是一种特定的行为方式。”“仪式的一个主要结果是赋予符号对象以意义性,或者重新赋予这类对象以全新的表示尊崇的思想情感……参与仪式给予个体一特殊类型的能量,我将其称为情感能量。”通过仪式化的朗诵,参与者在仪式中具有了情感能量,使朗诵更具感染力,沉浸式经典诵读的仪式化有以下三个特征。
1. 展演性。仪式天然具有表演性的特征,表演性是指仪式的具象和意义需要借助表演呈现,文化内核通过表演而外化。主持人、嘉宾和同学们都是参与展演的人物。一方面,同学们的朗诵和嘉宾的示范朗诵,都突出了诵读的展演性。尤其是嘉宾的示范朗诵,不仅展现了诗词内蕴含的文化背景,也展现了嘉宾的文化风采,凸显了仪式的权威性。另一方面,主持人在仪式展演过程中扮演着双重身份:“情绪调动者”和“节奏把控者”,推动整个朗诵展演有序进行。
2. 程序性。通过赋予朗诵活动一定程序,使朗诵活动更加规范化,注重朗诵的礼仪,构建出朗诵的仪式感,使朗诵者对朗诵产生一种神圣感和庄严感,能更快地融入情境。《课本中的苏轼》节目通过嘉宾和主持人出场环节、同学们朗诵、嘉宾点评、同学们与嘉宾问答互动、嘉宾示范朗诵等环节构建整个朗诵活动的程序过程。当嘉宾和主持人走到台前,和同学们打招呼,这一开场程序使同学们产生一种渴望而积极的心态迎接诵读活动,使同学们以更加投入的状态参与诵读活动。
3. 象征性。首先,朗诵地点的选择具有一定的象征性,有利于营造朗诵氛围和朗诵的神圣感与秩序感。《课本中的苏轼》节目组走进跟诗词有关的景点,贴近大自然,走进学校,贴近学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感,创造更加轻松和自由的氛围。《课本中的苏轼》第十二集,节目组选择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雷波中学的操场上录制,群山环绕,云雾缭绕,景色优美,创造了独特的朗诵环境,给予朗诵以独特的仪式,使同学们在大自然的场景中得以放松,在大自然中感悟、感受、体会。其次,朗诵场域内的符号都具有仪式的象征,这些符号构建出朗诵的神圣氛围。场域内的符号主要包括舞台、道具等,比如节目现场搭设的学生座椅与嘉宾和主持人的桌椅形成环形,构成了集聚型的氛围……(本文为文章截选,完整版请见《教育传媒研究》2024年第2期,本刊已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相关学术数据库)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