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 A+
袁琳
【内容摘要】全媒体传播体系在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信息双向通道、引导社会舆论以及加速信息聚合、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给基层社会治理带来了重大助力,目前实践中已经形成“数字平台 + 综合服务”“数字平台 + 产业发展”“数字平台 + 智慧农业”等成熟的数字化基层社会治理模式。为了更好地发挥全媒体传播体系对于基层社会治理的作用,需要把分散的数字平台汇入传统的全媒体传播体系之内,推动数字化向数据化转向,并警惕产生新的“数字鸿沟”。
【关键词】全媒体传播体系;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数字鸿沟”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统筹推进乡镇(街道)和城乡社区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在这一伟大的进程中,我们需要深刻认识现在所处的媒介化社会的宏观背景,并借助全媒体传播体系理念,不断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赋能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借助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基础设施、功能应用在乡村和基层社区的落地生根,特别是数字化、智能化媒体在基层治理中的广泛应用,显示出相较于传统治理模式的众多功能优势,形成一系列特色鲜明的成功模式,引发基层社会治理的一些新思考。
一、全媒体传播体系下的基层社会治理:功能与优势
2019 年 1 月 25 日,滚球体育官网,滚球体育下载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所不在、无所不及、无所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这些变化将进一步影响基层社会治理的手段、方式和效果。基层治理指的是政府、社会、市场、公民或组织等在党的领导下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基层公共事务进行预测、预警、调节和控制,鼓励多元主体参与、互动与协调,通过协商对话达成既定目标和共识并解决存在的社会问题。基层社会治理位于整个社会的基础层面,是民众感受社会现实、形成社会认知的直接来源,同时,基层社会治理又处于社会治理结构的底端,是在传统媒介时代最难以通达的所谓“最后一公里”,其治理难度可见一斑。数字化时代和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渠道,体现出传媒技术发展赋能基层社会治理的优势和价值。
(一)破除信息壁垒,推动“最后一公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全媒体传播体系要求达到“全程、全息、全员、全效”的要求,其实质在于打破传统的媒介传播体系的横向和纵向结构障碍。这一方面要求在中央、省级、地市以及区县媒体的四级纵向结构之间建立连接,区县媒体应更好地承担起上传下达的作用,进一步与业已建立的基层数字平台对接,由此形成由信息顶端到信息末梢全覆盖的传播体系;另一方面,它还要求打通传统媒介的横向壁垒,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链接在统一的媒介平台内。由此,现代传播体系才会与社会的治理体系以及社会的基础运营体系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形成一个互联网时代的媒体平台,这样的平台才能真正有群众和用户,才能真正发挥它在社会运行中的枢纽作用。
这样的媒介体系将在客观上加速基层社会,特别是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进程,进一步推动解决基层社会治理的难题。新基建在建立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体系、拉动数字产业发展以及推进“智能+”升级等方面,能够为未来的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基层社会治理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它处于治理结构的终端,许多信息经过多层级的传递,要么政令难达,要么效率低下,不管是上令下达还是下情上传都存在诸多的障碍和困难。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建设将从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保障方面,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
事实上,中国城乡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也正走在高速发展的道路上。截至 2022 年 12 月,我国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 61.9%,较 2021 年 12 月提升 4.3 个百分点。城乡地区互联网普及率差异较 2021 年 12 月缩小 2.5 个百分点。全国农村宽带用户总数达 1.76 亿户,全年净增 1862 万户,比上年增长 11.8%。中国最为落后的农村地区的数字基础设施的进一步普及和完善,必将破除数字基础设施“最后一公里”的地理障碍,打通信息流动最后的壁垒......(本文为文章截选,完整版请见《教育传媒研究》2023年第5期,本刊已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相关学术数据库)
本文系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合作规制框架下中国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研究”(项目编号:21NDJC109YB)、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合作规制:中国传媒产业社会性规制新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8YJC86004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浙江传媒学院浙江省社会治理与传播创新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请输入验证码